别名:牛膝(亦称怀牛膝),苋科,系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又称山苋菜、对节菜、积名牛茎。根呈园柱形,茎有棱角,节部膨大,状似牛的膝盖,故称牛膝。
分布:主产于河南温县、武陟、博爱、沁阳等地,旧称怀庆府,为享有盛誉的”四大怀药”之一,称怀牛膝。主产于四川的雅山、乐山和西昌等地称川牛膝。但怀牛膝质量最佳,数量也居全国之首,1959年,曾占全国总产量的46%。怀牛膝因产于历史上的怀庆府而得名,位于今河南焦作一带。怀牛膝的特点是:条子粗壮、明亮、色泽鲜艳、油性多。山苋菜在《本草》一书中叫做牛膝,又称为百倍,俗名叫脚斯蹬。生长在黄河以北、山川、谷地之中,《本草》中提到:“今江、淮、闽、粤、关中亦有之,然不及怀州者为真。”生长在蔡州的山苋菜,长势最好。如今钧州的山野之中也能看到。山苋菜苗高二尺左右茎方,青紫色,茎的形态有像鹤膝一样的节,又很像牛膝的形状,所以用“牛膝”来为它命名。叶苋菜的叶子很长,叶的尖部很尖锐,都是成对生长。开花作穗。山苋菜的根味苦、酸,性平,无毒。叶味甘、微酸。
多年生草本
食用部位:嫩叶可食用,根可入药。
食用方法:采集夏季的嫩叶过水,用清水多长冲洗干净,去掉酸味,可调之食用。
采食时间:夏天、秋季采食;冬季采挖入药
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70-120厘米;根圆柱形,直径5-10毫米,土黄色;茎有棱角或四方形,绿色或带紫色,有白色贴生或开展柔毛,或近无毛,分枝对生。叶片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,少数倒披针形,长4.5-12厘米,宽2-7.5厘米,顶端尾尖,尖长5-10毫米,基部楔形或宽楔形,两面有贴生或开展柔毛;叶柄长5-30毫米,有柔毛。穗状花序顶生及腋生,长3-5厘米,花期后反折;总花梗长1-2厘米,有白色柔毛;花多数,密生,长5毫米;苞片宽卵形,长2-3毫米,顶端长渐尖;小苞片刺状,长2.5-3毫米,顶端弯曲,基部两侧各有1卵形膜质小裂片,长约1毫米; 花被片披针形,长3-5毫米,光亮,顶端急尖,有1中脉;雄蕊长2-2.5毫米;退化雄蕊顶端平圆,稍有缺刻状细锯齿。胞果矩圆形,长2-2.5毫米,黄褐色,光滑。种子矩圆形,长1毫米,黄褐色。花期7-9月,果期9-10月。
主要价值编辑
根入药,生用,活血通经;治产后腹痛,月经不调,闭经,鼻衄,虚火牙痛,脚气水肿;熟用,补肝肾,强腰膝;治腰膝酸痛,肝肾亏虚,跌打瘀痛。兽医用作治牛软脚症,跌伤断骨等。
主治编辑
1、劳疟积久。用长牛膝一把,生切,加水六升,煮成二升,分三次服完(清晨一服,未发疟前一服,临发疟时一服。)
2、消渴不止(下元虚损)。用牛膝五两,研细,浸入生地黄汁五升中。日晒夜浸,直到汁尽。加蜜和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服,温酒送下。久服于身体有益。
3、妇女血病(月经淋闭,月经不来,绕脐寒疝痛,产后血气不调,腹中结症瘕不散诸病)。用牛膝在酒中浸一夜,取出焙干;另用漆炒令烟尽。各一两为末,加生地黄汁一升,慢火上熬成浓糊,团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丸,空心服,米汤送下。此方名“万病丸”。
4、胞衣不下。用牛膝八两、葵子一合,加水九升,煎成三升。分三次服。
5、产后尿血。用川牛膝水煎常服。
6、喉痹乳蛾。用新鲜牛膝根一把、艾叶七片,同人乳捣和,取汗灌入鼻内。不久,痰涎从口鼻流出即愈。不用艾叶亦可。又方:牛膝捣汁和陈醋灌病人。
7、口舌疮烂。用牛膝浸酒含漱,亦可煎饮。
8、牙齿疼痛。用牛膝研末含漱,也可以用牛膝烧灰敷患处。
9、恶疮(人不知名)。用牛膝根捣敷。
10、痈疖已溃。用牛膝根略刮去皮,插入疮口中,留半寸在外,以嫩橘叶及地锦草各一把,捣烂后涂疮上.